血管形成实验——熟练篇
FAQ
1.基质胶是否需要稀释,稀释比例是多少?不同孔板添加的体积是多少?
由于每一批ABW®Matrigengel基底膜基质浓度会有差异,针对标准浓度的基质胶,建议根据以下表格进行稀释。
稀释比例 |
96孔板 |
24孔板 |
无稀释 |
50μL原胶/孔 |
200μL原胶/孔 |
1:1 |
25μL原胶+ 25μLDMEM/孔 |
100μL原胶+ 100μLDMEM/孔 |
2:1 |
33.3μL原胶+ 16.7μLDMEM/孔 |
133.3μL原胶+ 66.7μLDMEM/孔 |
技巧一:判断是否加入合适体积的基质胶?
将孔板下面放置一张格子纸(如图),垂直透过每个孔观察下面的格子纸:
(1)如果观察到的格子比实际尺寸小,判断基质胶加入体积不足;
(2)如果观察到的格子比实际尺寸大,判断基质胶加入体积过多;
(3)如果观察到的格子与实际尺寸一致,判断基质胶加入体积合适。
2. 为什么我铺的基质胶液面总是不平?或者有气泡?
a) 收货时确保基质胶是固态,并在干冰中储存,收货后基质胶储存在-20℃。储存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基质胶的质量受损,容易使胶面不平及产生气泡。
b) 基质胶应置于碎冰上并4℃过夜融化,确保所有操作在冰上进行。高温可能加速胶凝固,导致胶面不平及产生气泡。
c) 向孔板中加基质胶前使用涡旋振荡的方式保证胶液处于均匀的状态,如果胶浓度高可考虑做适当稀释。
d) 向孔板中加基质胶时尽可能垂直加入,避免气泡产生。
技巧二:刚加胶时出现明显的气泡,可使用吸头轻触戳破。
3.为什么我的成管实验中细胞不能形成连续的网格?
a) 建议使用3-5代状态较好且融合度70%-80%的HUVEC细胞进行成管试验,此时细胞成管能力比较强。
b) 在使用胰酶消化细胞时,在显微镜下边观察边消化,当细胞变圆时及时终止消化过程。消化过度会影响成管。
c) 尽可能保证细胞数量为约3万个/孔,细胞数量过少会使细胞无法形成连续的网络。
d) 选择低生长因子基质胶进行成管实验时,可考虑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刺激细胞成管。
技巧三:由于计数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细胞数量的差异,可进行预实验测试合适的细胞数铺板,细胞静置后镜下观察如下图数量比较适宜。
4.成管实验到底需要几个小时?6个小时?20个小时?小管形成后有塌缩了?
a) 成管时间与细胞状态密切相关。细胞状态好时,2-3小时开始成管,细胞状态较差时,可能18-24h成管。建议第一次实验时,每4个小时观察一次。
b) 成管时间取决于培养基中血管生成因子的浓度,肿瘤条件培养基中血管生成因子较丰富,容易成管,而基础培养基成管时间较久。
c) 如果使用原代内皮细胞而非永生化细胞,开始成管的时间会延迟几个小时。
d) 小管形成后有塌缩:可能是培养时间过久,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导致。
5.其他注意事项:
a) HUVEC细胞容易沉底,易使孔间细胞数量不一致,细胞数量不一致会影响成管结果,数量多的孔容易成管。每孔加样前需用移液器吹打混匀。
b) 基质胶浓度高时,移液器吸入的体积可能不准,可用无菌剪剪去枪头前端后再去吸入基质胶。
c) 实验前一天无血清饥饿细胞,第二天成管效果会更好。
如果您希望做出更精美的荧光成管图片,更有说服力的统计结果以及更多的血管相关实验,请持续关注公众号或者留言,我们将一一为您介绍!